特色小镇智慧建设指南面世
来源: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1362天前 | 207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会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了《特色小镇的智慧建设指南》(以下称《指南》),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智慧小镇、特色小镇建设起到引导作用。
  过去,城镇化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城镇也被简单地视为城镇化人口的蓄水池、城市向乡村地区辐射的中继站。当前,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城乡之间的资源和要素呈现出了双向流动的趋势。城镇也可以集聚各种优质资源,获得独特的发展优势。而这也正是特色小镇的活力和希望之所在。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下,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双向流动,智慧小镇的建设将创造城镇化的新模式。
  但是,在智慧小镇的大幕刚刚拉起之时,各地如何认识、建设智慧小镇,成为从业者遇到的一个难题。为此,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写了《指南》。《指南》梳理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智慧建设的特点,总结归纳了五种类型及六种模式,指出了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陷阱以及难点、痛点,同时提出了智慧小镇的顶层设计方法、评价标准、运营方式,指导特色小镇的智慧建设。
  《指南》执行主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朝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城镇与城市在职能、面对问题、市场规模、能力上存在不同之处,特色小镇的智慧建设之路也将异于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小镇必须跳出原有框架,创新智慧城镇的内涵,并根据每个城镇的特点、与外界的互动可能性,选择何所为、何所不为。
  “在智慧小镇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入大规模信息化建设的误区。评价一个城镇的智慧程度不应当只有一种方式。总分最高的、进步最快的、同类城镇中总分最高的、有专长的,能够补足自身短板的,都是我们鼓励的智慧发展。”刘朝晖指出。此外,智慧小镇建设还要防止掉入以往智慧城市建设的“陷阱”,比如顶层设计陷阱,用信息化架构设计代替了体制机制设计和战略设计;运营模式的陷阱,将政府变成智慧城市项目的惟一买家,忽视市场和市民的作用;技术陷阱,忽视了信息技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用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成效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个智慧的城镇必须是可感知、可体验的,为城镇管理者、居民和企业带来便利、智慧体验的空间。”刘朝晖说。培育和发展特色智慧小城镇将成为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